说实话,谁也不愿意聊这么沉重的话题。但作为普通老百姓,了解一些避难常识总归是有益无害的。今天就跟大家评评,要是真遇到这一种情况,我们能往哪躲,又该做些什么准备。
要说最安全的避难所,还得是那些深入地下的防空洞和地铁站。像北京的地下城,建于上世纪70年代,据说能容纳几十万人呢。这一些地方不光够深,混凝土墙壁厚度基本都在1米以上,能有效阻挡90%以上的核辐射。
特别是那些建得早的防空洞,当年就考虑到了防核的需求,防护性能特别靠谱。而且这些设施一般都有完善的通风系统和应急供电设备,能支撑人们在里面待上好几天。
不少防空洞还储备了应急食品和饮用水,更不可思议的是简易的医疗设施,可以说是最适合城市人避难的地方了。当然,一些地下停车场也能充当下临时的避难所。
很多人可能想不到,西藏高原也是个避难的好地方。平均海拔4000米的地球第三极,不仅人烟稀少,而且这里强劲的高原风能快速稀释核尘埃。
再加上雅鲁藏布江和冰川提供的淡水资源,在这儿待上一段时间还真是个不错的选择。当地的牧区经济自给自足,即使与外界隔绝一段时间,基本生活也不成问题。
高原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,还能让人躲开核爆后也许会出现的核冬天影响,这一点是很多人没想到的优势。
四川盆地就像一个被大山围起来的巨大水碗,周围有大巴山、秦岭和横断山脉当保镖。这里的好处是不光地形给力,森林覆盖率还高达38%。树木能帮着吸附放射性颗粒,而且这里产粮食,物资补给不愁。
特别是雅安、绵阳这一些地方,山高林密,躲在深处,基本上就跟外界隔绝了。这一些地方的降水也特别充沛,淡水资源根本不需要过多的担心。当地还有不少山洞和地下溶洞,都是天然的避难所。
最关键的是,这里的农业生产发达,即使外界环境恶化,也能维持基本的粮食供应。
云南的山区简直就是个天然的避难所,特别是西双版纳那一带。这里不仅有茂密的热带雨林遮掩,地下还有很多天然溶洞和河道。
最棒的是,这里气候适宜,一年四季都能种植农作物,就算躲上一阵子也不愁吃喝。据统计,云南的天然林面积达到1770万公顷,这片广袤的林地不仅能提供食物,还能过滤掉大部分的放射性尘埃。
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也是一大优势,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,真要长期躲避,也不愁没有食物来源。还有一点特别好,这里的小气候特别稳定,就算外界环境发生剧变,这里受到的影响也相对较小。
重庆人太会选地方了,整座城市建在山上,地下还有四通八达的防空洞网络。这些地下工程建得特别讲究,洞壁厚实,通风系统完善,有的还配备了简易医疗设施。
最关键是,这座城市的地下空间能容纳相当多的人口,而且水源充足。渝中区的地下隧道全长就超过10公里,在岩层的天然屏障下,核辐射的影响会大大降低。
这些防空洞网络不仅仅是简单的避难所,很多还保留着当年的发电设备和储水设施,有些甚至还有简易的排污系统,能够说是准备相当充分了。重庆独特的地形还创造了很多天然的避难所,比如那些深入山体的天然洞穴,都是很好的选择。
说到避难,塔里木盆地这一个地区挺特别。这片占地33万平方公里的区域,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,核尘埃在这里扩散得特别慢。而且当地的坎儿井系统(这是一种超智慧的地下水利工程)能确保水源供应,让这片死亡之海反而成了生命的庇护所。
特别是库尔勒市附近的绿洲,地下水资源丰富,农业生产有保障,能够支撑我们正常的生活相当长一段时间。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特殊地形,反而成了阻挡核污染扩散的天然屏障,这种围墙效应在另外的地方可不多见。
说到这儿,得提示警醒我们几个实用的避难小知识:核爆发后的72小时特别关键,这时候一定要待在防护设施里,最好还是不要外出。
如果实在没条件去这一些地方,至少要找个地下室或者较厚的混凝土建筑躲着。记得准备些常用药、净水器和干粮,这可都是救命的东西。
其实啊,了解这些不是为了吓唬大家,就像平时我们也会买个保险一样,知道这些让人心里踏实。真要说起来,咱们国家地方这么大,适合避难的地方多的是,就怕到时候用不上这些知识,那反倒是最好的结果。
最重要的是,和平年代谈这些,主要是提个醒。咱们安安心心过日子,为维护和平出一份力,才是正经事。毕竟,没什么比和平更珍贵的了。